10月20日上午,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小康》杂志社主办,北京金融街服务局支持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的重要系列活动之——“文化艺术与金融创新”专场活动在京举办。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出席活动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给与会嘉宾介绍活动情况
2021金融街论坛“文化艺术与金融创新”活动现场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建国,《小康》杂志社社长舒富民,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翟德罡,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文化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陈明,德勤中国金融行业华北区主管合伙人栾宇,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民生银行中小企业金融部原总经理李文华,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黄隽,华辰拍卖董事长、北京拍卖协会会长甘学军等领导嘉宾出席。
目前,我国文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创新也需要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旨在全面助力文化金融创新的“文化艺术与金融创新”专场活动邀请了国内外金融界、文化艺术界权威人士,共同探讨金融、科技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创新,推动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建国致辞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建国在致辞中表示,2021金融街论坛隆重开幕,国际金融平台功能彰显,让世界看到了国际金融的中国力量;2021文化艺术与金融创新活动将是在北京金融街论坛上一次具有创新性的会议,是在中国文化艺术和金融市场上一次具有标志性的会议,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和金融体系共同面向世界的宣言。整合资源,彰显合力,共拓文化艺术与金融创新之疆,势必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与金融创新发展注入活力,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他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目标,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中国文促会对外代表中国文化艺术,对内代表国家文化艺术。以“搭建国家行业平台,担当文化发展使命”为宗旨;以“整合文化优质资源,推动艺术健康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国家文化艺术项目推广实施,积极推进国家文化艺术产业健康发展。我们应该站在行业引领者的高度,代表国家、代表行业担起建设文化艺术与金融创新的责任和使命,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与金融创新市场环境,整合文化艺术与金融科技资源,共同推进文化艺术与金融事业产业的发展进程。
“固文化发展之基,赋金融创新之能,绘金融强国之图,本次论坛话题由此展开,我们期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在北京金融街论坛这一世界的金融舞台上,文化与艺术金融融合发展之花一定会美丽绽放。”王建国说道。
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翟德罡致辞
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翟德罡在致辞中表示,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郁、文化交流活跃,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与文化资源相呼应的是西城区的金融禀赋。进入新发展阶段,西城区文化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西城区文化建设如何把握好后疫情时代主动权将是决定区域文化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西城区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重点项目,今年4月,北京版权资产管理与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以此为契机,“十四五”时期,西城区将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产业,努力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文化创新模式,推动文化金融创新工程。
《小康》杂志社社长舒富民致辞
《小康》杂志社社长舒富民在致辞中表示,《小康》杂志社自2004年成立以来,不断参与、推动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2012年《小康》受邀参加由中国文化部与欧洲跨文化国际研究院联合在法国卢浮宫召开的“中欧跨文化高峰论坛”。2020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小康》聚焦意大利传奇大师达芬奇的作品,在深圳市南山区欢乐海岸成功举办《时光·宝藏—对话达芬奇》大型沉浸式光影艺术展。舒富民表示,未来,《小康》期望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推动金融与艺术的发展,为全国更多地区的人们带去更多质量高、形式新、艺术性强的文化活动与文化产品,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活动致辞环节由《小康》杂志社编委张志主持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主旨演讲
在嘉宾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表示,文化艺术有机融入金融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是时代赋予金融业的责任和使命,是跨界领域研究的崭新的课题。文化艺术可以赋能金融,让金融更加具有情怀表达,更加具有人文的底色,让金融品牌更加深入人心。而金融可以助力传承文化艺术,推动文化艺术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层面上交流与传播,让文化艺术的人民性得以增强,让文化艺术传承的社会基础更加深厚。
他认为,艺术金融领域的创新势在必行。我国艺术金融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例如,需要进一步优化法律制度环境,完善监管的框架,拓展艺术教育,规范配套服务等等。其中金融机构在坚持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在推动艺术金融发展方面也可以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和影响。
金融机构应该利用自身和社会公众联系紧密的特点,充分发挥群众基础深厚的天然优势,将艺术的人民性和金融产品的普惠性充分结合起来,拓展艺术的受众面向,扩大金融的触达的群体,创新推动金融资源与文化艺术的跨界融合。
德勤中国金融行业华北区主管合伙人栾宇主旨演讲
德勤中国金融行业华北区主管合伙人栾宇表示,中国的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在艺术品投资的领域已经做出了诸多的探讨,已经发行了非常多的以艺术品为标的的投资产品,也在市场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非常远。
她用英蓝集团把艺术作为一个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战略去实现文化艺术和金融的成功案例就如何把艺术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融合自己的服务、品牌去形成差异化的定价和获客渠道,从而有很好的财务效果做了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黄隽主旨演讲
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黄隽看来,文化消费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最近几年,大家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看展经济的崛起,很多博物馆、美术馆的2C端,即消费者的拓展所带来的收入远远高于之前的企业赞助。线上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没有影响到线下的参观人数,相反刺激了更多的人走到线下的博物馆、美术馆,人们愿意为好展览付费。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民生银行中小企业金融部原总经理李文华主旨演讲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民生银行中小企业金融部原总经理李文华认为,“艺术和金融,应该是当前比较时髦的话题,实际上它们非常古老。如果将银行史和艺术史两条线拎出来,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交集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李文华认为,金融和艺术经历了三个关系的构建。第一个阶段是合作,艺术作为金融资本的工具;第二个阶段是结合,艺术引领工业化;第三个阶段是融合,艺术成为金融财富的一部分。“既然艺术品已经成为金融财富的一部分,银行和基金就应该对艺术品的研究和运作进行对接,更多强化服务功能。”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科学院院长阿克马尔·努尔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科学院院长阿克马尔·努尔(Akmal Nur)表示,过去几十年里,由于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领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虚拟现实、3D动画、交互系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创新可能。通过互动模式,观众能与艺术家产生交流,参与作品创作。借助数字技术,新艺术手法和艺术机会极大地丰富了音乐、建筑、雕塑等艺术领域。在这新型艺术的形成期,同时也是传统艺术复兴趋势兴起的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艺术创新提供全面的支持。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院士、意大利郎世宁研究会会长弗朗西斯科·沃斯拉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院士、意大利郎世宁研究会会长弗朗西斯科·沃斯拉(Francesco Vossilla)表示,因为经常参与在中国一些城市的教学活动,他得以有机会对艺术和金融机构在当代中国提供一些想法,并对新冠疫情大流行进行反思。在他看来,艺术博物馆和画廊需要私人和公众的支持,以促进对发展本地人与外国游客接触的遥远的美和创造力的理解。策展人和学者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将他们的文物作为人类的共同资产向公众展示。通过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数据显示,疫情之下,超过十分之一的文化机构可能永远不会重新开放,在他看来,国家如果重新开放其主要博物馆,无论其收入来自公共资金、私人捐助还是票务,都面临预算困难。“为了将危机转化为居民和国内游客的机遇,中国博物馆和美术馆应该与学校合作,发展成为创造性的学习空间,并迎接外国游客的到来。”
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
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Remy Aron)通过视频表示,中国是一个绘画大国,也一直在关注着自然界。目前,中国在各级艺术院校中保留了油画、西方画和中国画的传统教学,这对世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画师在自然方面的保护和认知的深化,意味着中国将能够发展所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这些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本技术上。长期以来,雷米·艾融自己的作品在关注自然和创作之间交替进行,甚至是近乎抽象的创作,但通过这些创作他想要发现世界的厚度、自然的厚度,同时也是在自身和世界中探究的那个非常特殊的空间。他表示,在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它应当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即赋予这些传统艺术伟大的现代特色。他相信,中国有使命为艺术复兴提供帮助并作出贡献,这将使21世纪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美国著名美术评论家 罗伯特·C摩根
美国著名美术评论家 罗伯特·C摩根(Robert C. Morgan)通过视频认为,重视艺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他和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两人的一个共同点。在他看来,在我们的时代,教育对艺术的产生至关重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只讲艺术,不讲教育的做法,是很有问题的。因为大多数人的想法、工作和讲话都与艺术无关,我们有另一种生活方式,也许更追求金钱或物质方面,随便你怎么说吧。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许处于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艺术若要真正地蓬勃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艺术家协会主席周勇 美国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朱瑞凯
美国艺术家协会主席周勇认为,在当今中国是一个文化和经济盛世时期也是全面发展关键时刻,文化需要金融支持,金融创新也需要文化产业相融合。文化金融创新根本理念是人才培养,根本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中国和美国和整个世界都在经历着一场革命,革新和创新的革命,互联网、金融文化革命,而在这三者中,文化是灵魂,这是中国文化如此丰富内涵和包容,这也导致了中国互联网和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我们要坚守中国特色的改革和创新,因为只有坚持这种特色,才是民族的和世界的。
美国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朱瑞凯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在2000年以前就形成了投资艺术品的习惯,素有一张纸超过三间屋的说法。中国当代艺术品投资在各种金融资本的深度参与下,20、30年代以来也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当前正是中国文化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期,中国的艺术品发展一定要和金融相结合,一定要得到金融银行、投行等单位的支持。我们的文艺单位也应该走出校门、院门、国门,更好深入生活,普及艺术品,更好依靠大的金融机构培养熏陶一大批金融精英,使艺术与金融有机结合,创造富有文艺美好的明天,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业内大咖论道“文化艺术与金融创新”
华辰拍卖董事长、北京拍卖协会会长甘学军
在圆桌对话环节,华辰拍卖董事长、北京拍卖协会会长甘学军表示,中国艺术品发展形态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无论倒逼或者主动出击到了一个转变时刻,这个时刻是基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形态和我们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在艺术品市场来讲,两个之间怎么去对话,作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推介人,应该更宏观考虑问题,更从社会生态、从金融生态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的运作方式和运作理念。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将来的建设路径,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结合,这个路径应该探索出自己的路子来,这是今后要着重讨论的一个要点。
北京国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伟
北京国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伟表示,无论什么行业或者无论从事业务,如果单纯只是做线下现在这个已经不合适时代发展趋势了。网上电商它跨越了时间、空间包括也不受天气的影响。我们现在做文创过程中也突破了传统文创的界限,不断拓展产品线。在文化大发展繁荣的历史机遇情况下,人们对文化消费热情空前高涨,给了很好的机遇。今年上半年公司有一款产品采取了文创+出版跨行业的领域,4月份推出到现在已经销售了6万套左右,大概是一千万元,从出版领域从上半年来说这个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开辟了文创+出版新路径,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破圈的营销。
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院长范勇
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院长范勇认为,中国未来的最大的供给侧改革就是如何来适应文化精神消费的需求,把商品表外资产怎么盘活。如何能把这个艺术品具像的艺术品变化,通过有效机制让它成为一种资产。未来一定是我们的艺术商品向资产发展,向资产包发展,这种资产包逐渐跟我们金融信托、理财、基金还有我们的债券逐渐进行结合,一定是这种大的生态的思考,而不是微观只讲艺术或者只讲金融。
标准与共识创始人兼CEO陈怀远
标准与共识创始人兼CEO陈怀远表示,未来不应该是简单的粗暴的把文化把金融或者随意把一个金融工具赋予在文化上,未来应关注年轻人消费行为的变化。科技在推着我们所有的行为和习惯的变化,那金融文化就是应该迎合这个浪潮,先不管是不是倒逼,过去是倒逼我们,我们不想被倒逼。走到科技行业最前面再回头看,虽然我们船小,稍稍改一改方向调调头比较容易,反而这个时候相对风险比较小,或者说支撑能力比较小的金融工具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就变得更大。
博雅艺术基金管理人、云竹湖艺术节总策划李乐
博雅艺术基金管理人、云竹湖艺术节总策划李乐认为,文化艺术和金融有一个挺共同性在于,这两个行业都可以和其它任何产品和服务甚至其它业态发生连接的关系。文化产业项目是从一个文化IP的引进,让文化IP成为一种引擎成为一种出圈效应的IP效果,然后到文化产业落地,形成一种引流的过程。最终要形成文化旅居地的结果,从顺序链上看,中间存在大量的时间和机会上的机遇。从艺术数字化交易方式,从模式和板块的创新和发展,机遇是一直存在的,而且一直会发展下去。
据悉,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新华通讯社、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主办的金融街论坛创立于2012年,在国内外金融界享有较高声誉,被誉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之一。自2020年起,金融街论坛年会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专业论坛,纳入北京市“两区”“三平台”战略部署,成为北京市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和专业品牌。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将在去年高水平、高规格的新起点上,继续强化论坛年会作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声平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平台、国家级金融政策宣传权威发布平台和金融业国际间交流合作平台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