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涵品格

有一种品格朴素而高贵,人们很难用精致的修辞描绘,但它却实实在在的昭示着一种强大的感召和真理的光辉。凡与它不谋而合者,立即显示出日月同辉,而但凡与它背道而驰者,则立即被其照妖镜般的穿透力追杀的自惭形秽、无处可逃。令人尊敬的钟涵先生走了,他的身上就具备这种中国清流知识分子千古不变的品格。在当下不多的坚守者中,仍然有一批在坚守,而其代表人物每当我闪思其事,一个模糊的、巨大的、朴素的、真诚的形象迅速清晰——他就是钟涵先生。来不及思考这种品格在钟涵先生身上体现还是钟涵先生代表了这种品格,总之,我把这种品格称为——钟涵品格。

钟先生朴素。很像一位老干部,每当见他,绝无普通艺者多余的装饰,绝无显示身份的任何行头;

钟先生亲切。像一位慈祥的长者,观照着每一位需要被点化的后学;

钟先生谦逊。探讨学术从来没有摆出学霸的架子,使每一位有幸与他交谈的人,立刻春风化雨般的进入学术本质;

钟先生真诚。无论简单的寒暄,亦或深刻问题的研究,从不绕弯子,直进主题,很快深入,使交谈者无不受益甚至终身……

钟先生博学。他学建筑出身,又给老领导做过秘书,博采众长,资历很老,一生却保持着孩子般的求知状态。他眼中的幻童般的闪光,一闪一闪记忆犹新。我每每想起,直觉诧异。他是一个白发学童;

钟先生智慧。从学建筑的革命干部转向绘画艺术,他起步不早,但很快超越当时的美术技术而关注更高的层面。他以《延河边上》一举成名,那毛泽东主席的背影,成为继承中国艺术写意传统,结合西洋油画技法,出奇制胜的拔高了当时现实主义绘画的境界。而成为出色践行毛泽东“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成为永驻大家;

钟先生深刻。他的艺术从本质事物规律的哲学层面入手,而体现在他的研究和后期的黄河、长江这个中华文化溯源的主题,远远超过一位画家的思考和理论家的概念演进,用一批看似平淡,一如他的形象和为人的题材深挖着人类文化的终极主题。其作品苍茫而深情,在些许的迷茫中又能看到远方的微光……

钟先生传道。把一生的修养、践行、创作研究无私的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传授、讲解、示范给学生晚辈。在各个高研班授业解惑,凡受教者,无不为先生的精神感动、学术折服。

钟涵先生走了,我很沉重,一时失语,万般的疑问难得破解。千百年来,众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身上虽存在诸多的偏见、毛病、问题,但其中最优秀的部分,却代表着民族精神永不磨灭的火焰,其修齐治平的主张,自强不息的精神,安贫乐道、儒雅高贵而厚德载物的品格则薪火相传。钟涵死了,精神不死,这种精神支撑着民族得以赓续的大厦。

钟涵走了,品格永存!

 

 杨晓阳   2023年1月10日于明园


责任编辑:廖孜